耀州区全链条精准化多领域提升就业帮扶成效
来源:铜川日报
今年以来,耀州区按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求,坚持“三个四”工作措施,持续提升就业帮扶成效,牢牢守住防止返贫底线,保持了全区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截至10月份,该区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24186人,其中有劳动力的脱贫户7978户16847人已就业16366人、易地搬迁户中有劳动力的2048户4244人已就业4030人,实现了一户一人稳定就业。
坚持“四项机制”,落实“全链条”责任。定期研判机制。耀州区委、区政府每季度至少1次专题研判就业工作,制定措施、查漏补缺、序时推进,实行重点任务“台账式”管理,做到责任清、有人管、能落地。会商互通机制。制定了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就业帮扶工作会商和信息互通制度,每月同镇办和部门进行数据更新比对和信息筛查,每1—2个月召开一次会商会议,通报任务进度,压实工作责任,解决就业帮扶预警监测中发现的问题和风险。包联服务机制。实行人社干部“点对点”服务包联企业制度,45名干部联系80家重点企业,每两个月至少走访1次,实行政策送上门、业务帮着办、用工协助招,变“企业找补贴”为“补贴找企业”,帮助解决问题70余个,促进稳岗就业。督帮镇办机制。人社系统成立11个就业创业督帮工作队,每季度到包抓镇办全覆盖督导,聚焦稳岗就业、问题整改和年度任务,突出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公岗安置和政策落实等重点,看台账、入户查、电话访,发现问题、跟踪督办、限期整改。
坚持“四有要求”,实行“精准化”服务。送岗有专人。常态化开展企业用工调查,建立岗位信息库,征集507家企业10223个岗位,利用微信平台等向劳动者推送,178名村级信息员每月3次上门送岗。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脱贫劳动力、搬迁家庭劳动力、脱贫家庭和“三类人员”中高校毕业生等8个就业实名制台账,每月监测就业状况,“零就业家庭”在1个月内清零。“三类人员”户内有劳动力和就业需求的全部落实帮扶措施,已消除户28户中安置公岗23人、推荐岗位5人,未消除户中18户安置公岗13人、推荐岗位5人。拓岗有渠道。线上线下联动发力,开展了“春风行动”“就业创业服务下乡进搬迁点”等活动,举办招聘会29场,发放政策宣传册2.6万份,提供岗位8407个,9905人进入会场,求职登记576人,现场达成就业意向210人。依托浙江舟山等劳务输出基地及劳务经纪人、人力资源机构,有序推进转移就业,通过东耀协作带动就业145人(其中脱贫劳动力75人)。保岗有政策。制定了《就业创业帮扶政策清单》《援企稳岗保就业政策清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项目清单》,开展了“送政策进企业进店铺”“领导干部上讲台、全员讲学促振兴”等活动,举办就业政策宣讲培训会11场,通过印发宣传册、电视台宣传、公众号推送等方式,全方位提升知晓率。上岗有补贴。畅通线上线下申报渠道,落实就业创业补贴。落实交通补助260人13万元、求职补贴2人0.1万元。开发大学生就业见习岗位206个,安置81人,落实补贴59.16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2笔2543万元、创业补贴113户56.5万元。办理“4050”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606人423万元。
坚持“四个工程”,促进“多领域”就业。社区工厂“三变”工程。利用移民搬迁安置区配建商业用房和农村闲置房屋,通过招商和能人回乡创业,把加工厂办到乡村,实现闲房变厂房、农民变工人、无业变有业。已认定社区工厂36家,带动就业633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85人,人均月收入2000元左右;带动群众种植艾草、蒲公英、连翘等1550亩,亩均收入3000—4000元;村集体通过收取房租等方式年增收119.2万元。今年落实补贴144.5万元,累计落实862万元。公益岗位“托底”工程。实行“按需设岗、以岗聘任、在岗领补、有序退岗”的动态管理机制,对有就业意愿但无法离乡的脱贫劳动力及因疫因灾影响就业困难或失业人员进行托底安置,保持公益性岗位规模不低于上年度。目前,通过乡村公岗安置1131人、城镇公岗安置645人、公益专岗安置95人。技能培训“强能”工程。坚持因人而异、分类施策,对技能水平低且有外出意愿的,注重提升就业技能;对年龄偏大、不愿外出的,结合农业特色产业,举办种养殖技术培训,提升增收能力;同时引导培训机构同企业合作,开展岗前技能培训。今年已举办养老护理员、园艺工、农艺工培训11期472人。援企纾困“稳岗”工程。落实社保费“降缓返补”一揽子政策,实行免申即享,帮助企业解难,把劳动力稳在当地。企业可申请缓缴失业工伤保险费,为205家单位降低失业保险费99.9万元,为54家企业发放2022年失业保险稳岗返还105.77万元,为38家企业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120.6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