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登录 | 企业登录

坚持全链条闭环管理 打造垃圾分类“铜川模式”

来源:铜川日报

近年来,我市紧扣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四大环节,坚持试点先行、循序渐进、因地制宜的工作思路,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全市72个社区、534个小区实现生活垃圾四分类,覆盖率达92.5%,2022年全市生活垃圾总量实现“零增长”,无害化处理率100%,建立了“前端分类精准化、中端运输规范化、末端处理多元化、回收利用资源化”的全链条体系,形成了生活垃圾分类“铜川模式”。

坚持顶层设计,工作机制不断健全。高点高位推动,成立了以市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定期研究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市人大立法调研、市政协“双月协商”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出谋划策”,形成了“四套班子”齐抓共管、行业部门通力协作、区县单位各负其责的强大工作合力。完善配套政策,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全市总体方案,各行业主管部门、区县政府出台了21个配套方案和4个办法,形成了从前端投放到末端处理的全过程政策体系和标准支撑。《铜川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已于今年3月28日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批准,自10月1日起施行,铜川生活垃圾分类进入有法有据的新阶段。强化资金保障,生活垃圾分类专项经费纳入市、区财政预算,近3年省级支持和市区两级共投入6500万元,建立了可持续性的资金保障机制。坚持试点引路,在新区先行先试,按照“政府+市场+社会”的多元协同推进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实行政府考核、企业管理,分类成效和市民自觉分类意识得到明显提升。统筹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将印台区作为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试点,全区72个行政村、388个自然组、2.4万余户农村生活垃圾实现分类收运、分类处理全覆盖。

完善分类体系,实现了全链条闭环管理。前端分类精准化,针对居住小区分类收集点落地难问题,“量身定做”方案,做到“一小区一方案”,全市534个小区建成分类投放站(点)630个,全面实行定时定点分类投放。中端运输规范化,严格落实“一类垃圾一类车”的要求,实行专车专运,可回收物直运至环保产业园二次加工利用;厨余垃圾由专用车辆运至餐厨垃圾处理中心堆肥处理;有害垃圾每月集中收运至环保产业园暂存后定期处理;其他垃圾每日收运至焚烧发电厂焚烧处理,让“垃圾去哪儿”有迹可循,避免了“前分后混”“混装混运”。末端处理多元化,统筹布局和建设垃圾处理设施,引导市场主体参与,2015年在印台区高标准建成环保产业园,构建了垃圾资源化处理的产业集群,对再生固废、有害固废、医疗废物、餐厨固废、金属固废实现“五废共治、多元化处理”,打造“垃圾——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模式,使各类垃圾“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年处置再生固废15万吨、医疗及有害固废1.8万吨、餐厨固废3.6万吨、金属固废40万吨,实现年产值30亿元,税收2.8亿元,达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2018年引入海创环境能源公司建设日处理能力500吨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全市主城区生活垃圾实现“全焚烧”“零填埋”。回收利用资源化,将新区作为全市生活垃圾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试点区,建成定时定点分类收集房(亭)220座、可回收物智能回收屋(箱)49座、再生资源回收站(点)65座,实现了环卫系统与再生资源系统“两网融合”,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2%以上。

广泛宣传发动,让垃圾分类成为新风尚。创新方式调动市民参与,面向社会广泛征集了4个活泼亲切、具有铜川特色的卡通形象,通过上门入户宣传、举办专题晚会、有奖知识问答等多种形式,开展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广泛宣传动员,推动垃圾分类知识“进社区、进小区、进万家”,让市民实现从“要我分”到“我要分”的转变。机关单位示范带动,率先在市区两级510家公共机构开展强制分类,每月督导检查,建立“红黑榜”,推动全市党政机关生活垃圾分类常态化、长效化,培养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浓厚氛围。坚持从娃娃抓起,发挥“小手拉大手”效应,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纳入教育教学体系,编写适宜各类学生群体的校本教材140余种,通过开展绘画、小制作、作文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将“垃圾要分类”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引领整个社会”的良好氛围。高标准建设宣教中心,按照“参观+体验+共享”的理念,在新区建设了850平方米的宣教中心,通过沉浸式体验等方式,使垃圾分类寓教于乐、寓教于心。将铜川市人民公园改造成垃圾分类主题公园,建成了集知识科普、休闲健身娱乐、游戏互动于一体的综合性市民文化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