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登录 | 企业登录

陕西铜川探索开展导师帮带制

头雁强本领 乡村添动力

来源:铜川日报

“刚开始,我对村里的樱桃产业发展情况并不了解,对村民的大事小情也不熟悉,工作找不到抓手,心里很着急。”2022年7月,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石柱镇演池村党支部书记常西锋因届中调整,刚到村任职时,面临重重困难。“多亏市里派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马咀村党总支书记李云南当我的帮带导师,经常带着我走访群众、到马咀村学习樱桃种植技术、一起外出考察培训,现在我积累了一些经验,村民对我也越来越信任了。”常西锋说。

常西锋的成长,得益于2022年以来,铜川市聚焦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在具体工作中方法不多、服务群众能力不强等问题,探索开展的“头雁”导师帮带制工作。从帮悟新思想、帮抓新班子、帮产业发展等方面入手,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形成了“头雁领航、群雁奋飞”的“雁阵效应”。截至目前,全市共确定首批“头雁”导师26名,精准结对帮带75名带头人。

帮悟新思想 打牢理论根基

寒冬已至,耀州区石柱镇却暖意融融。党的二十大代表、“头雁”导师郝春侠正在为全镇党员干部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会后,她和帮带对象、沟西村党支部书记胡伟伟一同到村里举办交流会,引导大家结合村情实际,谈心得、定目标、讲打算,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沟西村振兴发展的具体措施。“郝书记讲得通俗易懂,让我们鼓足信心,接下来我们要带领大家发展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胡伟伟说。

精选导师,精准结对,铜川市从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两优一先”代表、党的二十大代表等优秀乡镇党委书记、村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中选聘“头雁”帮带导师,将软弱涣散村、矛盾纠纷突出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等村党组织书记或第一书记确定为帮带对象,以地域相邻、产业相近、强弱互补等为纽带,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组团式结对帮带。

有理想懂政策,才能更好地服务引导群众。铜川市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头雁”导师帮带的重要内容,坚持沉下去讲,组织“头雁”导师定期到帮带对象所在村,开设“夜间学堂”,采取讲党课,开设读书班、研讨会、专题讲座等形式,努力把党的最新方针政策讲清、讲活、讲透。坚持请进来看,组织帮带对象到“头雁”导师所在村进行现场观摩、座谈交流,走进社区工厂、现代农场、产业基地,学习先进做法,找到破解本村问题的有效手段,引导他们比学赶超。坚持走出去学,帮带双方组团到浙江大学等地参加专题培训班,共同找差距、明方向、补短板,进一步开拓视野、更新理念、促进共同提升。

帮抓新班子 提升破题能力

凤柳村位于耀州区董家河镇西塬,由凤凰村、东柳村、西柳村3个自然村合并而成,何继宏是2021年新上任的年轻村党委书记,她干劲十足,下决心要把凤柳村发展好。但合并后村“两委”班子成员融合度不够、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如何抓班子、带队伍,让她犯了难。

何继宏的难题,在“头雁”导师王科的帮助下得到解决。王科是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王家砭村的党委书记,自2022年8月结对以来,每周他至少到凤柳村1次,帮带何继宏解决1个以上难题,在他们的共同推动下,两村每月共同举办一场联建共建活动,凝聚思想、共同探讨破解历史遗留问题的方法。在王科的帮带下,凤柳村“两委”班子拧成一股绳,先后开展了巷道硬化、公厕修建、农产品助销等20余件为民实事,走出了一条融村又融心的发展之路。

把组织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铜川市推动“头雁”导师从村级党组织建设入手,指导帮带对象所在村党组织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推动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取得实效。“头雁”导师积极围绕提升村班子凝聚力,帮助细化责任分工,克服沟通障碍、凝聚思想共识,落实“四议两公开”、小微权力清单等制度,推动村级事务规范运行,帮助营造“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和谐干事氛围。以作风建设专项行动为契机,“头雁”导师带领帮带对象开展红色代办等活动,推行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解决群众农产品滞销、矛盾纠纷化解、就业难等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帮产业发展 携手强村富民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铜川市依托“头雁”导师帮带制工作,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头雁”导师带队,联合包村领导、驻村干部等成立调研团队,对帮带对象所在村集体经济和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指导村“两委”班子因地制宜确定主导产业和经营模式,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推行“支部联建、产业联盟、资源联享”工作机制,由“头雁”导师牵头,组织产业相近的村抱团发展,积极帮助各村争取项目、政策、资金支持,搭建农产品销售信息共享平台,联系“832”平台、电商直播、爱心企业等对外销售渠道,补齐延长产业链条,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群众稳定增收致富。“头雁”导师在本村带头领办创办、入股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组建技术服务团队,为帮带对象所在村和产业相近村提供技术指导和管理运营服务,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推动形成强村辐射带动、联村抱团发展、村企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

印台区金锁关镇金锁关村毗邻玉华宫和金锁关石林景区,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但谈及集体经济,可谓“捉襟见肘”。仅有光伏分红和土地租金收入,集体经济发展“造血功能”不强、后劲不足。

陕西科技大学派驻印台区王石凹街道王石凹村第一书记、“头雁”导师姜兴健帮带金锁关村第一书记长孙弘哲后,多次到金锁关村入户走访、蹲点调研,指导长孙弘哲和村“两委”班子明确了实施“产业+文化+旅游”的发展思路,依托景区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壮大芍药、香菇、肉牛养殖特色产业,打造“金锁关”系列核心品牌。姜兴健依托本村陕西科技大学中药材基地,邀请高校科研专家定期到基地开展产业技术培训,带动金锁关村党员干部和致富带头人共同开展学习,提升种植技术和管护水平;协调建设1个规模化食用菌生产基地,投产后,日均产量可达上万斤。2022年,金锁关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村集体收入增加40余万元。